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隴東南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濱海新區中醫醫院積極響應對口支援精準幫扶號召,2018年7月3日我院王念源醫師前往甘肅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中醫院內科擔任住院醫師,帶著對家人的戀戀不舍,開啟了一年的幫扶任務。
介紹
王念源,35歲,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2007年參加工作,熟練掌握內科常見病診療及常用操作技術,能夠獨立完成常見內科危重癥的搶救及處理,尤其是呼吸內科疾??;在中醫肺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2016年--2017年到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肺病科進修學習。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分會(呼吸?。I委員會委員。主持區級課題1項院級課題1項。
一、 變換角色 適應環境
剛到張家川開始工作生活有很多的不習慣、不適應,她擺正心態,調整情緒,克服生活中的不便利,盡快的完成了角色轉變,融入了當地環境。同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每周按時參加黨小組活動,認真完成學習筆記。尊重當地的民族傳統,維護民族團結,注意了解、學習當地風俗習慣。從沿海到平原生活習慣的不同,沒有影響到她的工作熱情。
二、對接幫扶 深入臨床
在內科病房工作期間,她出門診、進病房、下基層,最大的體會是當地專業技術水平較低,診療不規范。面對實際情況她從規范病例書寫方面下手培養帶教臨床醫生,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積極參與科內各項基本診療及查房、會診、危重患者搶救等工作并指導幫助科內申報科技課題一項,為當地醫院科研開展打下基礎。
幫扶診療中,她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為患者減輕負擔。當地很多患者家庭條件貧困,她耐心細致詢問病情,爭取輔助檢查有度,藥品盡量優化有效,幫助減少病人的負擔,讓更多因病致貧的百姓獲益。
“守初心、擔使命”重在行動和落實。王念源醫師在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中醫院工作一年時間里,嚴格遵守醫德規范,耐心與患者溝通病情,醫患關系融洽,志愿服務2160小時,做到了真幫實扶,扶危助困、奉獻愛心,在2019年6月13日召開的甘肅省東西部扶貧協作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受到表彰。
我們要牢記醫者誓言:“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積極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深入開展,為確保貧困縣縣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做貢獻!
|